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2章:男大当婚【二合一】 (第6/11页)
番,能否在那里立足并不重要,哪怕像此前那次从赵国狼狈逃回宋国亦不要紧,关键在于这几个后辈的眼界因此开阔了许多,这远不是窝在蒙邑这个小地方能带来的。 “暂时应该没什么机会……” 蒙仲如实地向长老蒙荐解释。 在他心底,他其实有意到魏国去转一转,一来能增涨见识,二来也是尝试看看能否让魏国与宋国结盟。 不得不说,魏国素来是风云际会之地,许许多多足以影响整个中原格局的大事,都有魏国的参与,或者说,有魏国被牵扯其中。 但同时,魏国也是中原各国中,国内勾心斗角之事最激烈的国家。 倘若蒙仲早生十年,他就有机会前往魏国,见识一番张仪、田需、公孙衍三人为争夺魏相而展开的勾心斗角。 张仪,无需赘述,曾时当代“仅一人就足以让诸国恐惧”的大丈夫,不过自从他被看不起说客的秦武王嬴荡逐出秦国后,张仪便从此褪去了身上的光环,黯然回到了故国,即魏国。 而此时在魏国,还有他的仇敌“犀首”公孙衍。 张仪与公孙衍的恩恩怨怨,不得不说是当代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奇事。 最初公孙衍是秦相,主张「连横亲秦」,而那时他的对手,是赵国赵肃侯时期的苏秦,魏国魏惠王时期的惠施,后二者,皆主张「合纵抗秦」。 值得一提的是,苏秦最初营造的「六国抗秦」之势,就是被公孙衍所破坏——公孙衍说服了齐国,趁机攻打赵国,使得赵肃侯因此责问苏秦,迫使苏秦逃到燕国。 随后,苏秦的师弟张仪横空出世,抓住公孙衍的把柄,取代后者成为秦相,随后不久又来到魏国,逼走魏相惠施,欲迫使魏国臣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