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6章:屈原的改变【二合一】 (第7/11页)
须,若有所思。 作为楚国的臣子,他当然认得公仲侈,知道后者乃是如今韩相公仲珉的弟弟,亦是一位具有国相之才的贤士。 问题是,公仲侈是否可靠? 然而,考虑到屈原有意推荐公仲侈,庄辛也能猜到这二人私底下必定有什么协议。 对此他不打算细问,相比较这个,他更加在意屈原后续的计策。 要知道,他楚国的内部问题不仅仅只是一个令尹子兰,更主要的还是楚王熊横的昏昧与不作为,且屈原想要驱逐子兰与其党羽,这就势必会涉及到楚王熊横的态度。 庄辛想知道屈原将会如何安置他们楚国的君主,毕竟屈原方才曾说过“难以启齿”这个词,庄辛觉得很有可能就是在涉及熊横的问题上。 听了庄辛的询问,屈原突然沉默了,过了足足半响后,他这才低声说道:“在下曾听说,宋国的宋王偃极为好战,继位之后,扩充军队,先后与诸大国征战,国相惠盎屡劝未果,便请来薛地名士薛居州,教导太子戴武……” 说着,他抬头看向庄辛,也不避让后者的目光,诚恳而毅然地说道:“于我王,能佐则佐,不能佐,那便……择子而教、择嗣而王!” “……” 庄辛震惊地张大了嘴,难以置信地看着屈原。 择子而教、择嗣而王? 若楚王熊横不堪辅佐,便废立君主,另立贤君? 他此刻愈发肯定,屈原在来到了一趟叶邑后,确实好像变了个人,否则曾经的屈原,最多悲愤于国家的处境,绝对说不出“择子而教、择嗣而王”这一番话。 当然,仔细想想,其实屈原说得也没错,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