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0章:战前准备【二合一】 (第3/9页)
不谈,蒙仲对于韩国士卒的素质,亦给予高度的评价。 与世人所误会的恰恰相反,韩队由于国家长年受到秦国的威胁,因此在士卒训练方面从来都不敢松懈,就蒙仲亲眼所见,韩队的素质,绝对不亚于赵、魏、宋三国的军队——当然,这里所说的魏队,指的是一般的魏军,而不是魏武卒。 可以说,韩队唯一的短处,仅仅在于军队数量较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在韩国在跟秦国漫长的战争中基本上胜少败多,非但损失了大量的军队,还损失了大片国土与城池,这一来二去的,国力难免日渐衰落,而可以作为兵源的青壮男子,也是越来越少。 据暴鸢在与蒙仲闲聊时述苦的话所知,如今韩国可动用的军队大概约在十万以内,倘若动员举国兵力,大概在十五万到二十万左右。 说实话,以近代中原各国战争的兵力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讯息,意味着韩国将渐渐无法支撑来自于秦国的胁迫。 甚至于说得难听点,秦国如今随时可以灭掉韩国,只要秦国动用超过三十万的军队。 韩国之所以还存活着,一方面是靠魏国在背后支撑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秦国还不想打草惊蛇——出兵三十万覆亡韩国,引起中原诸国的恐慌,使各国铁了心合纵抗秦?这可不是聪明人的战略。 在不严重惊动中原诸国的前提下,一点一点地蚕食魏韩两国,这才是秦国的策略。 两日后,即三月十六日,暴鸢带着蒙仲前往宜阳。 途中,一行人经过了新城。 宜阳之战后、伊阙之战前,新城由秦将向寿把守,是当时秦国继宜阳之后,攻打韩国的又一座前线重城。 随后在伊阙之战时,暴鸢在蒙仲的帮助下重新夺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