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7 (第2/4页)
柳元卿很是不能理解地想,她娘就从没有怀疑过,皇后的孩子是怎么失去的? 天天盯着自己手里的东西怕丢掉,便就再不能想到别的了。 萧家办的是赏花宴,给柳元卿下贴子的,便就是萧贵妃的娘家侄女,萧照的嫡三女,萧明月,今天年芳十六。 待字闺,而且并未定亲。 乡间小民之女,只怕十来岁便就定亲,等到十二、三岁,大者不超十五,便就会出嫁。 可是越是富贵人家的子女,往往十五、六岁,还未定亲,更别提成亲了。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 乡间小民,家里养女,多一口人吃喝,那是消耗,对于收入微薄的家庭来说,是沉重的负担。 所以,越早嫁出去越好。 而男孩子,则是怕娶不到媳妇。 也是越早娶越好。 而富贵人家却是不同,再多的儿女也养得起。 更何况儿女的婚事,对于高官富庶之家,不单单是娶妇、嫁女那么简单。 说得好听些,是缔结两姓之好。 直白点儿说,便就是两家利益的结合、利用。 所以,选对一门好亲事,那是要衡量再衡量,对比再对比。 这也就照成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像。 越穷的人家,越是匆匆将女儿嫁出去,好省家中食,而且给男方要的彩礼,正好可以为儿娶妇。 这样恶性循环,小民们完成的,也仅是延续生命,为国家增添人口。 然后一直循环在最低层,过着仅够糊口的极底级的生活。 而官宦人家里的子女,却有二十岁还未成婚定亲的。 大商因此,先前的皇上还曾经下过敕令,命官宦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