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五)  (第5/6页)
?厚陵【英宗,注2】不记得李师中这三个字?如今的官家会不清楚秦州知州、秦凤经略是谁?!皇帝心里记着人多呢!虞舜放四凶,你说虞舜记不记得四凶【注3】的名号?!”    李师中的声音不自觉的变得有些尖利,姚飞看得出他失态了。    本来无出身的文官,在二十五岁之前非特旨不得任实职的新条令,是在李师中后悔没有反对王韶三人的荐书时,突然递到面前的。当日李师中心情便好了不少,他面前的这张画有四分之一是在那一天晚上赶出来的。可到了第二天,政事堂和审官院批准韩冈为官的回复便送到了李师中的案头,里面还夹了赵顼的特旨。那一天,秦州州衙里奔走的胥吏便为韩冈吃了大苦,竟有十二个人挨了杖责。    “行了,我都知道了。”李师中最后平平淡淡的说了一句,代表他打算结束这次并不愉快的对话。    姚飞很识趣,告辞了就准备离开。李师中突然叫了一声:“翔卿,等一下!”    姚飞回过身来:“不知经略有何吩咐?”    李师中犹豫了一下,问道:“架阁中的……”    李师中欲言又止,姚飞却心领神会,立刻回道:“机宜前次的奏章王韶已经看过了。”    秦凤经略脸色稍霁,点点头,带上了一丝微冷的笑意,“看过就好!”    他低下头,心神重新沉浸在画卷之中。姚飞走出门去,望空摇头叹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的计策用着也是无奈。    注1:宋代的文官,尤其是八品的升朝官以上,身上的头衔不仅仅有本官、差遣,许多还会被授予馆职,标志文学高选,并非实职。如李师中,此时他的差遣是秦州知州兼秦凤路经略安抚使,本官是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