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34 (第4/4页)
上了年纪的老秀才,他们一次次的赶考早就把心态给磨没了。没有名师指点,一部四书五经自己砸磨二三十年, 无外乎一种结果, 那就是将自己逼疯了去。 科场舞弊是大罪, 远比在门口被查出来严重,眼前这批人不仅自身性命难保,而且还会牵累家中老小。最轻是赎款,最重是连坐。 而就赵秉安所知, 河北境内对付这种事一向是简单粗暴——充入军户, 发往边界戍土。 瞧着那些人涕泪横流的求饶,赵秉安只是摇头叹息了一番,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一场考试外面的军士只会配发三根蜡烛,赵秉安昨夜燃了小半截,所以剩的很多。他收拾好内务之后也没急着答题,而是在号房内好生活动了一番筋骨, 将身处考场的压抑抒发了不少。 乡试考官只查舞弊,对于考生在号房里的其他举动,他们一概是不过问的。 卯时将过,考场里的大部分考生都醒了,一时间,生火烹食的不计其数。 赵秉安撒了些府上炒的甜米,煮了一锅粥凑合。用完之后,便开始继续答题。这一场的题量不小,不抓紧时间,很可能出现鸣鼓之后卷子答不完的情况,那可就糟了。要知道这第一场考试可是最重要的。 士林中传言,试官往往都是“止阅前场,又止阅书义”,意思是说如果第一场所写的三篇义得到试官的赏识,就可以中试,成为举人了。 当然这传言真真假假无从知晓,但也因为从没人跳出来证明过,所以大家也就存了几分忌讳,要是真的怎么办,涉及到功名这么重要的事情,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