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2 (第4/4页)
资历确实不够,担个三品按察使都勉勉强强,这一下拔到从二品,那等他期满归来,是不是得在六部尚书里给他留个缺,这不实际啊。 乾封帝下这道圣旨当然有他的打算,刚才底下诚魏康几位皇子博弈的时候,他就发现太子有些窘迫,原本他不明白,但后来提到赵家那几个兄弟的时候,他恍然大悟,东宫不是插不上嘴,而是他在朝堂上的力量太弱了,手下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人。 这个发现让乾封帝有些着恼,东宫这些年的作为他都看在眼里,温良纯孝,不擅诡谋,这种性格做储君没什么问题,可将来要是恪承大统之后还这样,那早晚会被底下几个兄弟架空,到时候前朝之乱恐又会上演。所以他取消了将赵怀珏外放苏南按察使的任命,反把人拱上了两江布政使这个顶级要缺,等将来闵宏达那个老头子乞骸骨,赵怀珏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接任浙江总督,而握住了浙江,太子就握住了整个帝国的经济命脉,国朝的根基也就稳了一半。 至于永安侯府与太子不亲近这个问题,乾封帝根本不担心,他今天在乾清宫的表态已经很清楚了,赵汝贞那个老头子要是识趣就该朝着太子靠拢了,原本在他的计划里,永安侯府也是拿来给太子奠基用的。 赵五爷也没有想到,他只是按计划在京城造个势,结果转脸就成一省大员了,从二品呢,他们永安侯府承爵以来还从没有哪位先祖能在文官里坐到如此高位,想想他大哥,在兵部熬了十几年,等将来成了尚书也不过是正二品的衔,而且大哥身上还挂着世子爵,不能入阁,将来发展很有限,他现在提前迈出这一步,府里还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