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7 (第3/4页)
偶尔的暗示她也佯装听不懂,反正明诚不松口,她何苦给自己找罪受。 太子现在在朝中一家独大,乾封帝一反常态,慷慨放权,凌曹顾谭等数家势力在六部敞开了撒欢,族中子弟尽出,吃相很是不雅。 永安侯府作为东宫明面上的铁杆心腹,在此时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尤其是三爷赵怀珺,整天被唐老爷子带在身旁,指点政务,很有将工部相托的架势。 但这一切不过是虚华的假象而已,三爷甚至包括世子,他们都已经在朝野中走到顶峰了。 世子立身的根基是武勋,所以他与内阁永久无缘,哪怕兵部尚书一职,他都不能想。老侯爷原本对他的冀望也只是让他以二把手的身份把持兵部,因为阁老们都是挂名尚书,真正的实权一直都攥在各部左右侍郎手里,尤其是左侍郎,掌着军需调令,哪户武家不得小心讨好着。 而赵怀珺能在工部中有如今这番成就倒是意外之喜,但三爷乃是蒙荫入朝,三品即是一道跨不过的天堑。 非翰林不入阁,非地方不挂相,这可不是说着玩玩的。 三爷一条都不符,怎么可能接唐老尚书的班。至多再过三四年,等五爷斗倒了闵宏达,坐稳了浙江总督的位子,三爷或是世子就要择一隐退,待五爷回朝之时,侯府里“怀”字辈都会退下来颐养天年,至多留下二爷这个不起眼的大理寺卿撑撑场面。 沈家、邵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永安侯府若真想出位阁老,就必须有所牺牲。 老侯爷还藏着一则算盘呢,他想着沈首辅的身体还能撑几年,在那之前先把秉安的跟脚立住了,将来老五一回来,直接叔侄俩都送进内阁里去。 哪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