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8 (第2/4页)
相望的局势便不复存在。凌家入京若是陷入“举目无亲”的境地,届时又该如何收场。 凌家几个老头子给了凌瑜将功赎罪的机会,逼他与赵秉安协商,拿到最优厚的入京条件,最起码也不能一入京就跟一位次辅发生摩擦。 赵秉安自然不愿意,有那好事他自家人还分不过来呢,凌家想在权力的暴风眼站住脚跟,就得有所牺牲,要不然就安分地在河北窝着,别出来丢人。 从这点来看,何家的觉悟就高多了,一看赵秉安有翻脸的架势立马退让。自从明确东宫的意思之后,就积极促进赵何两家的关系,对于那些六部基层官职也没有挑挑拣拣,小部分中坚力量已经准备以一种散沙的方式渗入京师。 太子目前就处于一种面光体虚的状态,手里投靠的武勋大部分都是赋闲在京,卸下兵权的荣光勋贵,他们有军中背景,但不掌实权。扯起虎皮来能唬倒不少人,但其中真能做事的没有几个。 这也是东宫筹谋几年却连乾清宫大太监的门路都摸不着的原因,指望一班刚从战场退下来的武将在尔虞我诈中争权夺利,那能成什么事。 凌家现在想不劳而获,踩着永安侯府一口吃成个胖子,也不想自己有没有那么大脸。 今夜算是赵秉安最后废这么一番话,何家已经把陇西中低士族卖了个干净,凌家要是不愿意为他出力,那多得是人想争这个入京的机会,没看见这一会儿已经有很多大人围绕在赵秉安身旁打机锋了吗。官场上没人是傻子,入京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在有心搏一把的人眼里,赵秉安提供的条件绝对算是优厚了。 到哪个地方吃哪饭,怕死窝家去,出来当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