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_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还想卸磨杀驴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还想卸磨杀驴么 (第5/6页)

之士都以有损圣贤之名而最后取梨怎么办?”

    吴三桂没有想到儿子有此一问,他思索一会,便说:“那时你须看准筐中大梨,然后闭目伸手而取之。”

    “这是为何?”

    “因为在众人看来,你虽有取大梨之实,却非有心而取之也。你的圣贤之名不会因此而受损伤。我们为官者便常常以此法得其实惠又保其廉名。”

    “那父亲为何要儿子在第三种情况先圣贤之士取之,而不等圣贤之士取后再取之呢?”

    长子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让吴三桂也有些头疼,但还是耐着性子为他解释道:“因为圣贤之士虽将圣贤之名看得很重,但若置身于世俗之人当中时,必因生机遇到威胁而看轻圣贤之名。倘若他们仍然看重圣贤之名,必会因此而饿死。所以,当世俗之人取梨之后,他们早已将怨恨置于其身,自然不会注意他人。同时,也因为有世俗之人取大梨在先,必会激起圣贤之人的贪欲,而置圣贤之名于不顾。”

    “既为圣贤之士,怎会置圣贤之名于不顾呢?”吴应熊有些不同意父亲的见解,因为这和他所学很是不符。

    “圣贤之士只可生圣贤之众中,世俗之民中,决无圣贤之辈!若有,也早已饿死!你若不信,这时,你最后取梨,必得小梨。只有按父亲之法取梨,仍然既可得大梨之实惠,又能保圣贤之名声....应熊,为父所说乃毕生经验,我知你糊涂,但你却须谨记,日后好生琢磨,便知为父这话都是对的。”

    吴应熊觉得自己对于父亲的道理,似乎懂了,又似乎没懂。他很想让父亲说的再清楚些,可却见父亲脸上有些疲倦之色,身为人子孝字当先,便起身拉着弟弟应麒与父亲告辞,好让父亲能够早点歇息。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