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四章 赵大赵二的赎罪之旅 (第5/6页)
灯枯的那一天。 汴梁城这边,已然成为新官家的李云泽,正在安排那些数量夸张的相公们。 大宋三大顽疾,冗官,冗兵,冗费之中,最难解决的就是冗官。 因为掌握天下的是士大夫们,他们哪怕知道冗官严重,却也不会去解决,因为不能自己解决自己啊。 至于官家,没有兵权的官家做不了,有兵权没这个心的也做不好。 大宋的官太多了,而且每家都会有子侄,他们也要为官。这就逼的士大夫们不停的扩充官位,导致权责不明职权不分不说,还引发了大量的混乱。 赵佶重用jianian臣,是为了方便他揽权提升皇权控制力,因为jianian臣他听话。 而忠臣们不是孩视官家,就是去拽着官家的衣袖让他下旨做什么事情,不下旨我就辞官走人。 赵桓就更加夸张了,一年的时间里,居然弄了二十六位相公出来,亡国之君里面他算是第一位了。 历史上宋朝这三大顽疾,都是在金军的刀锋帮助之下被解决掉的。 现在李云泽既然赶走了金军,那就要由他自己来解决。 他的解决方式略显粗暴。 “蔡京,高求,蔡攸,王黼,李邦彦,蔡绦...” 赵佶在位时候无限风光的大臣们,无论是在汴梁城的还是在地方上的,无论是宫内的内侍们还是外朝的重臣们,全都都被列入了第一批的打击名单。 人都是直接排着队送上了刑场,哪怕蔡京那种八十岁了的也躲不了。 曾经有人为蔡京求情,用的理由就是年纪大了要尊重老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