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2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章 (第4/4页)

赞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她却想到了他家中妻子,贫困之家何以为继呢?不曾想自己的丈夫竟然也考虑到这一点,着实令她惊喜又欣慰。

    刘氏轻轻坐在他身边,握住他的手眉眼温柔:“相公宽仁,我今日愈发知晓了。”

    王维也抬眼看她,微微一笑:“娘子放心,我定不会如他一般。”

    “不会如他一般归隐么?”她故意挑眉。

    “不会如他一般,愧对家中妇子。”

    北宋。

    苏轼为偶像的选择叹服:“先生想要出仕便去做官,不认为这是令人嫌恶的行为;想要归隐便去归隐,不认为离开官场就是品行高尚。当真是一个率真的贤士!”

    【所以,陶渊明归隐就是为了“守拙”,要持守自己愚拙的天性,不学巧伪,不争名利。那么大家继续往下看,想一想,陶渊明决定如何“守拙”呢?】

    “如何守拙?这问得倒是有趣。”陶渊明笑道。

    他自认是个愚拙之人,学不会官场逢迎,奴颜婢膝,一腔真意半数付与田园,半数宣于诗书,这后辈以拙解诗,以拙解人,倒可以算得个知音。

    当然,陶渊明并不知道后世有教参,又有诗词鉴赏词典,楚棠只是个知识上的二道贩子,将别人的解析转换过来讲出来而已,他千载之下的知音,其实另有其人,而且不止一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