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5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章 (第2/3页)

了,此时的曹cao竟然已经开始盘算攻打蜀中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读完全诗刘备的呼吸也有些粗重,他想起那日的隆中对策,想起水镜说他最后占据天府……他猛然抬头,目光灼灼地看向诸葛亮:“军师,蜀地……”

    诸葛亮神情平静,一派优游,眼中却有熠熠光彩:“主公,蜀地,当取!”

    南北朝。

    阴铿读完水镜中的诗,将自己日前才写好的诗稿揉作一团扔在地上。

    一旁的侍从赶紧将纸团捡了起来,小心道:“大人,这……”

    阴铿摇摇头:“扔了吧,此诗一出,我之作废矣。”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歌咏蜀道艰难,行旅辛苦。他日前也作过一篇短句,其中有“高岷长有雪,阴栈屡经烧。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之句,同侪十分激赏,他自己亦颇为自得。可如今看到李白这首《蜀道难》才知道,自己那几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李白之作不局限于蜀道的景色本身,反而大开大合,山之奇、山之险、山之怪一一吐在笔端,笔力奇崛若此,天下人再写《蜀道难》,也必将笼罩在此诗的阴影之下。

    自己的拙作,还是莫要放来贻笑大方了。

    唐朝。

    李世民的眼光一向敏锐:“‘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这几句倒是很有见地,李太白确实有才。”

    房玄龄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也点点头道:“这几句从晋代张载的《剑阁铭》化用而来,‘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蜀地形势险要,剑门关隘更是易守难攻之处,若无亲要驻守,确实容易酿成大患。”

    李世民轻轻颔首,内心不禁又浮现出几分忧虑。李太白既有如此之笔,莫非是察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