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7章 (第1/3页)
“简直胡言乱语!” 李白笑呵呵地给他斟了杯酒:“贺监勿气,千载评说见仁见智,何必动怒呢?” 贺知章没好气道:“你这是认下了?” 李白摇摇头:“我觉得我还是愿意做官的。” 至于适不适合……他轻轻和贺知章碰了一下杯,但笑不语。 三国。 心情终于平复的曹cao可算是能跟上水镜的思路发表意见了:“要我看这话说得就不对,若那玄宗肯让李白参与政事,让他写些诏书檄文,也比净咏诵美人强啊!” 他想起建安五年,袁绍帐下才士陈琳所作的《为袁绍檄豫州文》,那真是才气纵横酣畅淋漓,他读罢不觉惊出一身冷汗,连头风都好了。 后来邺城告破,陈琳被俘,他爱其才,任命其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檄文多出于陈琳之手,陈琳也从不曾让他失望。 想到这里,曹cao又道:“我若让孔璋咏诵美人,犹觉得折辱,李太白才学更甚于孔璋,这玄宗真是不知惜才啊!对待才士,他不如我。” 沉浸在自己未来悲惨经历中的曹植掀起眼皮看了自家爹一眼,默默闭上了嘴,父亲这动不动就要和人比上一比的毛病到底是什么时候染上的? 汉初。 刘邦咂摸了一下:“乃公怎么觉得,这李白生错了时代?” 咸阳。 嬴政表示赞同,不知怎的,李白总让他想起曾经的那些人物,比如管晏、比如鲁仲连,比如张相。与其说李白不适合做官,倒不如说他不适合那个时代。 【要弄清这一点,我们可以对李白的生平及政治理想做一个简单回顾,大家看ppt。】 【首先是李白的人生经历。5岁-25岁,是他的读书与蜀中游历期,蜀中道教气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