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记(终) (第5/9页)
史和文学,简直就是周赫煊少年时代的翻版。 敢没大没小称呼周赫煊为“老周”的,这世界上就周潇潇一个。 最让周赫煊满意的是,他这个小孙子血液里流淌着傲气,根本不在乎周家的荣华富贵,高中时代就选择住校,大学更是直接跑到北京来读书,似乎是不想看周家人的脸色。 礼堂中,周赫煊刚准备讲话,周潇潇和刘栋就搬着椅子进来。 全场诧异,2000多双眼睛看向他们,学校领导更是怒目而视,吓得刘栋有些腿软。 周潇潇却满不在乎,把椅子放过道上坐下,还优哉游哉的翘起二郎腿。 周赫煊见状笑了笑,随即指着周潇潇说:“民国时候,像这样吊儿郎当的北大学生有很多。当然,这样的北大老师也很多,一个比一个出格离谱。我刚回国那会儿,有个叫张竞生的北大教授,在社会上公开出版小黄书,买书的人在街上排起了长龙,警察不得不用水枪来驱散。另外我必须声明一点,张竞生教授的那本小黄书我没看过。” “哈哈哈哈!”礼堂内的师生轻声哄笑。 周赫煊继续说:“当然,张竞生教授出版的书籍,在民国时候属于小黄书,但到了当今却可以称为性学读物。这就是社会的进步,是观念的进步,也是北大校风开放的证明。” “啪啪啪啪!” 全场鼓掌,北大师生顿时自豪起来。 “别急着拍手,我话还没说完呢,”周赫煊道,“张竞生因为出版小黄书,最后被北大开除了。”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北大师生们脸上的表情无比精彩,随即放声大笑,似乎周赫煊讲了一个让人捧腹的高明笑话。 周赫煊道:“看来我当初就不该搞文学,如果改行说相声,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