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周赫煊百科资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赫煊百科资料 (第6/9页)

在国家危难之际,周赫煊挺身而出,先后出使美国、英国,帮助国民政府谈成“桐油借款”,让被封闭的滇缅公路提前开通。并一次性捐赠飞机近百驾,获授“醒狮勋刀”,并担任中国航空委员会副委员长。

    1936年至1937年,周赫煊大力兴建厂矿,为大后方提供诸多物资商品。其中,建于合川县的药厂,每年为军民供给大量药品,为抗战胜利贡献了巨大力量。

    1938年,周赫煊搜集整理大量资料,与拉贝共同编撰《南京大屠杀》。二战结束后,这些资料都呈交给东京国际法庭,作为审判日本战犯的重要证据。

    1939年,西南联大面临多方困境,周赫煊捐赠了大量物资,并发明科学养鸡法。此方法很快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一直沿用至21世纪的中小型养鸡场。

    1941年,周赫煊亲赴敦煌,阻止张大千破坏壁画,为我国保存了大量壁画珍宝。

    1942年,《小王子》出版,全球畅销,成为世界销量第一的文学作品。

    1943年,周赫煊创作中篇小说《人市》,因反应河南灾民惨状、揭露国党黑暗统治而被软禁半年之久。在遭受软禁期间,周赫煊出版历史专著《万历十五年》,该书成为明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同年,周赫煊与李约瑟共同创办“中英科学合作馆”,促进了战时中国与世界学术界的联系,为中国学术界提供了大量资料文献和科学器材。

    香港时代——

    1945年,周赫煊购得香港山顶别墅,并于次年举家定居在此,协同岳父张谋之大肆在香港购地建厂,打下了坚实的工商业基础。

    1946年,周赫煊将大陆资产秘密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