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双喜临门 (第5/5页)
在1933年,核聚变的原理就已经被提出,而直到5年后,改变世界格局的核裂变反应才被发现。如果从纯理论的角度来看,核聚变反应出现的条件其实很简单,只要温度足够高,任何两种比铁轻的原子之间都可以发生聚变反应。 基于这种比较简化的理论,核聚变反应堆的原理也很好理解了:第一步,作为反应体的混合气必须被加热到等离子态——也就是温度高到电子能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原子核能自由运动的状态。这时才可能使得原子核发生直接接触,进而产生聚变反应。这个状态,需要大约10万摄氏度的温度。wap. 第二步,为了实现最亲密无间的接触,原子核必须要要以极快的速度运行,从而克服库伦力,也就是同样带正电子的原子核之间的斥力。而想要得到这个速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继续加温,使得布朗运动达到一个疯狂的水平。想要使原子核达到这种运行状态,需要上亿摄氏度的温度。 这两个步骤都实现后,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以最常见的核聚变反应来说,氚的原子核和氘的原子核以极大的速度,赤裸裸碰撞在一起,产生新的氦核和新的中子,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反应,反应体已经不需要外来能源的加热,核聚变的温度足够使得原子核继续发生聚变。 这个过程中,只要氦原子核和中子被及时排除出去,新的氚和氘的混合气被有序输入到反应体内,核聚变就能持续进行下去,产生的能量一小部分留在反应体内,维持链式反应的进行,另外一大部分则输出到反应体之外,作为必要的能源来使用。雪域明心的仙缘无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