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矿_第361章 落后的生产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1章 落后的生产线 (第2/4页)

米。

    杨东升看了看光刻机,还是日本产的。

    1990年IBM联合西门子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8寸晶圆厂,到九十年代中期,全球8英寸晶圆厂已经达到70座,4英寸晶圆厂已经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

    八十年代末,英特尔486芯片,制程就已经达到了0.8微米,1.5微米制程已经落后于现时美国最先进的技术两代以上。

    正是因为落后,再加上厂子的地理位置不好,所以才没有人跟杨东升挣。

    一直以来,美国半导体业界都有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向中国转移的技术,至少要落后两代。

    只不过这条隐形规矩,后来在大金毛任期内人光明正大的说了出来,反而把一步暗棋变成了明棋。

    我们国家总是习惯瞄准世界最先进水平,像运十,一上来就瞄准国际主流机型。

    有心气当然是好的,就是凭着这股心气,我们国家的500强,才没有都变成某想、某米。

    但做任何事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就算任总的公司,一开始也是从代理人家的交换机起步的。

    我们当初的飞机项目,如果没有一上来直接上大飞机,而是针对当时我们国家地域广大,交通不便的情况,开发支线客机,结果恐怕会是另外一副景象。

    杨东升现在就是瞄准了一个“支线客机”项目,不是只有电脑、手机才会用到半导体,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一样要用到半导体,他们用到的这种半导体叫做“功率半导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