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6章 东欧人才 (第1/4页)
关于中国技工的问题,杨东升听过很多说法。 别的都不说了,就说其中最奇葩的一个,这是前世杨东升从一个技工学校的老师那听到的。 记得当时那位老师是这样说的,“中国的技工水平低,主要是因为不信教,没有信仰,所以道德低下,工作不负责,进而导致产品质量低下。” 后来杨东升了解到,在技术工人圈里,持有这种观点的老师,貌似还不在少数。 杨东升建议他们都去印度看看,那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国家。 说实话,杨东升不知道中国技工问题该怎么解决,但是也知道德国的技工培训体系世界闻名。 虽然东、西德分裂了几十年,但是德国技工培训体系是二战前就确定的。 1876年,德国颁布的《工业法典》中,就对职业教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1938年德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实行义务职业教育……东、西两德的技工培训体系其实大差不差。 “舒尔茨先生,你的那位朋友会说汉语吗?”杨东升问。 这一点是必须的,总不能给每个老师配一个翻译,这个年头翻译可是高级人才,而且德语属于小语种,哪找那么多德语翻译去? “他不会!”奥拉夫·舒尔茨摇了摇头,“但是我妹夫会!他跟我一样参加过中国工厂援建,他先认识了我,才认识了我meimei!” 第二天,杨东升就见到了奥拉夫·舒尔茨的妹夫。 这老头也过的不如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