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江湖:我为大理寺卿(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_第六百十七章 章台宫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十七章 章台宫中 (第4/10页)

  比如蓝星之上,唐末的黄巢和明末的李自成。

    就是因为没能平衡各方势力,遭到了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反对,才最终败亡。

    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民主社会,都是处于一个各方平衡,都能接受或者被迫接受的地步。

    中原王朝至今一共经历了三个共和阶段。

    部族共和、方伯共和、君臣共和。

    上古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族以合符会盟的方式建立了部族共和。

    后来蚩尤部不服,才有了逐鹿之战。

    在部落之后,便是周召共和,既周公与召公共同执政,其核心是贵族共和,贵族是最强大的政治力量,其他的政治力量无法表达太多的诉求。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在三代之前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

    尧皇传位于舜皇,舜皇则禅让于禹皇。

    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地春,三代之治就是传贤不传子。

    但是天下为公的最高理想没能实现,就退而求其次建设“天下为家”。

    后来,天下一统,皇帝和士大夫、贵族共同执政,此时叫做君臣共和,也是家国天下。

    所谓共和,其实就是一种多方势力相互制衡之后到达平衡的状态。

    国家主体的各方主要势力都参与到政治之中来,那么对于大部分人有利的国政,自然也就对于国家有利。

    这就是共和,参与的人愈多,这个平衡就越不易打破。

    当所有人都能作为一方政治力量参与其中,便是人民——共和。

    但是现在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