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章 没人能完全懂顾辙 (第2/7页)
,还大把真金白银往里砸,给科研人员的薪酬待遇也很不错,实验室配套条件也比东海大学的学校实验室要好。 于是,短短几天之内,这三个博士和他们下面带的七八个硕士研究生,就陆续分方向开展了工作,把顾辙的科研任务逐步分解推进下去。 当然,科研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哪怕顾辙能定调子指方向,这里面的阶段性成果,也得至少过几个月之后再回来看。 期间, 顾辙要求他们暂缓发布论文, 或者只能发布一些对于目前三相法反应在反应速度、稳定性方面的缺陷评点综述,或者是讨论这种不稳定性的根本原理。 至于更多的内容,为了防止启发同行,至少要过两三个月才能发表。再加上高端期刊审稿也要相当的时间。所以那些文章估计在明年五月份顾辙去斯坦福读研之前,都未必发得出来了。 这一次,也终于轮到顾辙自己挂通讯作者,而把大部分具体文章的第一作者让给手下的博士们了。 另外,顾辙对于这三个化学博士的安排,也是有侧重的。 沈明博和魏一平毕竟本身就是搞聚酯研究的,他们一正一副可以把项目的主体部分慢慢推进下来。 金灿原本只是搞液相沉积法相关研究的,这次拉到树脂镜片新材料的研究项目里,只能做一些跟他本专业相关的研究,或者是为后续的模具材料做一些铺垫研究。 做完这些后,顾辙也会考虑双线开坑,把金灿跟另一些人拉去别的项目。 安排好科研计划,完美开坑之后,时间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