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八七章 洛克菲勒的麻烦 (第2/5页)
几年标准石油可谓内忧外患,国内反垄断法案搞得洛克菲勒焦头烂额,虽然在杨丰的推动下,汽车工业突飞猛进,柴油更是成为最热门商品,看上去好像是这个老家伙的第二春到了。 但因为杨丰始终不对美国开放裂解技术和抗爆剂技术,结果标准石油公司的产品无论生产成本还是质量,都无法与杨丰支持下的瑞典,德,英,法几个国家的炼油企业相提并论,甚至就连美国国内部分油料都得从欧洲进口,标准石油现在只能靠原油出口在维持,但随着帝国石油的崛起和俄国人在巴库的开采规模扩大,甚至在这方面都受到冲击,毕竟横跨大西洋的运输成本同样高昂。 “这件事没什么好谈的,我之前已经说过了,在美国废除排华法案之前,我是绝对不会对美国开放这两项技术和向他们出口军用柴油机的,这一点是我的底线。”杨丰毫不客气地说。 这一点他有足够的底气,在裂解技术发明以前,单纯的蒸馏法生产煤油还可以,生产汽油每吨原油产量很低,两者几乎没有可比性,不要看着美国石油公司风光,他们的风光不光建立在油田的基础上,还有炼油技术上,甚至到二战德国人都得依赖美国进口的抗爆剂,而这两项技术都是十几甚至二十几年后才出现的,如果这时候杨丰不给他们,他们要是能自己搞出来才见鬼呢! 四乙基铅虽然很早以前就已经被发现,但到现在为止只有瑞典的工厂具备工业化生产的能力,欧洲各国炼油企业虽然得到了裂解技术,但反应罐却必须依赖杨丰提供,那是高温高压的,罐体出问题那就是个炸弹,纵然在现代那东西也不是随随便便能造的,材料,焊接工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