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三五章 杨丰的俾斯麦 (第3/5页)
反正现在各国都在搞潜艇。 实际上杨皇帝也在搞,不过不是在大连,而是在福州。 皇帝的专列停在了金州火车站,随行人员中绝大多数都留在了这里,只有侍从长和一帮最亲信的侍卫在旅顺要塞区司令张作霖迎接下进入封锁线。 “这两年辛苦你了。”杨皇帝很满意地拍着已经升到中将军衔的张作霖说道。 “为陛下办事,臣自当鞠躬尽瘁。”张作霖受宠若惊地说道。 “嗯,听说你刚有了个儿子?过几年大了以后,送到宫里跟着太子一块儿读书。”杨皇帝随口说道。 张作霖更是感激涕零,说话都有点哽咽了,这意味着他老张家至少保证三代富贵不成问题了,他可不知道自己儿子最后被杨皇帝教育成了电影明星。 当然负责船厂的并不是他,而是从马尾船厂调来的老牌工程师郑清濂,另外刚刚负责完成了太行和武夷两舰建造的杨廉臣和魏瀚也被调了过来,这三个人应该都算是当年福州船政局时代的元老了,这些年参与了马尾船厂从驱逐舰到战列舰的几乎所有战舰建设,技术水平和当年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因为贡献突出甚至都被杨皇帝封了子爵。 “陛下,这就是您设计的那艘战舰的十分之一比例模型。”在造船厂的一间大型厂房内,郑清濂指着一个长二十多米的巨大木制模型说道,这实际上就是一艘俾斯麦级战列舰,除了把那些乱七八糟的防空火炮减去之外,再就是把水平装甲稍微削减了一下,至于其他的几乎没有任何改变。这样便于满足皇帝陛下对航速的要求,原版俾斯麦号极速不到三十二节,这对他来说是无法接受的,所以便干脆削减水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