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贩子的崛起_第四六一章 杨丰的卡尔巨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六一章 杨丰的卡尔巨炮 (第3/5页)

塔夫的,考虑到运输条件的限制多拉肯定不现实,毕竟他用这种火炮也就是炮轰一下俄国在远东的要塞,一千多吨的重量就算是列车炮,现在也不可能有哪座桥梁能让它通过。

    但卡尔就不一样了,一百来吨的重量完全可以进行远距离的铁路运输,履带式的行走装置也同样可以让它在离开铁路的情况下进行短途机动,而且西伯利亚的坚硬冻土也非常适合它行进,唯一的缺陷就是射程短一点,但他现在准备制造的是长卡,也就是后期减小口径的改进型,最大射程已经超过了十公里,这就足够使用了,再远还不如拿轰炸机往下扔炸弹呢!

    实际上这种火炮,在他看来也就是用来吓唬人的,制造一台卡尔自走炮的成本,足够他生产一堆轰炸机了,一吨多重的炮弹虽然威力巨大,但装药量并不比一枚五百公斤级航弹强多少,而且炮弹下落速度同样比起俯冲投掷的航弹来也快不了多少,在对付要塞时候的穿透力相差无几,但问题是这东西对于敌军士兵的心理威慑作用可比轰炸机大多了。

    就尼古拉手下那些灰色牲口们,估计听到炮弹落下的声音,基本上也就崩溃了。

    当然李云聪和火炮厂总工程师两人就没有皇上的觉悟了,两人抬着图纸箱就跟两个抬了一箱黄金的海盗一样带着满脸的神圣回去制造大炮去了,虽然这是二战初期水平的武器,但对于现在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还算不上什么太难的任务,包括五百八十马力的柴油机同样有能力制造,实在不行也就是让美女头像拉他们一把。

    就在中国君臣研究大炮的时候,欧洲东线的厮杀依然在继续,因为始终无法突破俄军在维斯瓦河的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