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零四章 牺牲品 (第2/5页)
在那里装上奥斯曼帝国自己的商船运到伊斯坦布尔。 这场战役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从后勤供应上就已经决定了谁是胜利者,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另外也多少抱有点天真幻想,比如说要求他们的盟友希腊出动海军封锁奥斯曼的海运之类的,可惜的是他们这个聪明的盟友再次拒绝了他们。当然也不是真得拒绝,只是答应了没办而已,因为就在这时候,瑞典杨氏船厂给哈米德二世建造的两艘完美战列舰完工了,虽然作为中立国,这样招摇的军火没法现在就给,但却直接开到了同样中立的奥匈帝国港口的里雅斯特。 另外一批负责接收的奥斯曼水兵也到了这里,很显然如果需要的时候,会出现这些水兵盗取战舰然后离开的传奇故事。 如果说以前希腊人可能会存在一定侥幸心理,但在这两艘战列舰到达后,他们已经彻底不存在任何幻想了,那支柴油机舰队别说出去攻击奥斯曼人了,甚至连军港都不敢出,如果他们敢出去挑衅,奥斯曼海军肯定很乐意把这个隐患彻底掐死。 好在这时候深陷绝境的斐迪南一世还是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的,就在奥斯曼军以铺天盖地的炮火夷平伊赫蒂曼,打开通往索菲亚的通道时,在罗马的七大列强在英法俄三国强硬表态,如果再研究不出结果,他们就单独组团调停地威胁下,终于研究出了公平公正的谈判条件。 奥斯曼帝国和巴尔干同盟四国维持战前边境,另外四国向奥斯曼帝国支付三千万英镑战争赔偿。 研究出结果以后,七国调停团正式将这份谈判建议分别交给了正在交战的五个国家,巴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