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六三章 轰炸伦敦 (第4/5页)
来了绵密的防御体系,战壕,堡垒,铁丝网绵延数百公里,密密麻麻的机枪和大炮用钢铁粉碎着进攻者的身体。发达的交通体系保证了德国人的物资供应,在他们国内,不计其数的工厂正在疯狂地生产着,机枪,大炮,炮弹,子弹,毒气弹,源源不断地通过铁路,公路甚至运河送到了前线,罗马尼亚的石油,德国的煤炭,瑞典的钢铁,中国的机械,化工原料就像一条条输血的针管,将血液不停地注入德国人的身体。 当然,抽走的是黄金。 当然,他们的对手也同样如此。 实际上这一轮攻势,到现在已经算是结束了,德军在东线的进攻止于维斯瓦河,比萨拉比亚战场同样止于德涅斯特河,随着从中国购买的军火源源不断送到前线,俄国人正在逐渐稳住他们的防线,德国人再想获得初期那种高速突破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到现在他们的损失也很严重,虽然在这一轮攻势中,德奥罗联军至少打死打伤俘虏了超过七十万俄军,但他们自己的损失也接近五十万,尤其是奥匈军队伤亡更是超过了二十万,已经有些后继乏力了。 更何况西线英法两军的压力越来越大,德国也无力再从西线抽调军队,东线战场上的枪炮声逐渐开始沉寂下来,很快原本就是牵制性进攻的西线同样也开始恢复之前的对峙状态。 这时候交战的双方都已经明白,决定这场战争胜败的,已经不是战场上的士兵了,而是战场后面的工厂,后勤供应才是战争胜败的关键,不把那些源源不断输送军火物资的工厂解决掉,想赢得战争很不现实,于是各国的战略家们,立刻开始寻找攻击敌人后方的手段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