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sao小姨 (第20/27页)
底去哪了? 小姨回来后,很快又躺下,可是我怎么也睡不着了,脑中不断做着各种联想,好的不好的。就这样,一直等到天亮。 第二天的旅游,我再也没有前一天那么好的兴致,李若云觉得奇怪,问我怎么了?我什么都没说,报之以苦笑。她也没有再问。 我们来到了双束碑前,这块碑是泰山上唯一的一处唐碑,是唐高宗显庆六年所立。它的造型很独特,碑身是由两块相同的长条形的方石合并而成,上下共镶嵌于同一碑座和碑首间,因其双石并立,形似鸳鸯并栖,亦名「鸳鸯碑」。双碑并束,对于唐高宗来说,是皇帝皇后永不分离的爱情象徵,充满了柔情蜜意。对于武则天来说,皇帝皇后并驾齐驱,寓意着武则天与唐高宗同顶一片天,同踩一块地,是对帝、后共治天下的暗示。 在这块碑前,李若云和杨老师自然又谈了一番典故,发了一丝感慨,不过这次我的谈兴就没有那么浓了! 杨老师说:「李治对年长女性的依恋之情,打小就种下了,并不是见到了武则天后才产生的。他自幼丧母,太宗请高祖的后妃薛婕妤给李治当老师。她是隋朝名臣薛道衡的女儿。贤淑慈祥、善良仁和的薛婕妤,既是李治的老师,客观上又扮演了李治母亲的角色。几年之后,李治对薛婕妤更是恋恋不舍。显庆元年二月,这位薛夫人认为自己教养的责任已经完成,出家为尼,法号宝乘。着名的高僧玄奘法师亲自为她剃度,高宗专门在大内为她修建一座寺院名叫鹤林寺。而后来太宗病重,李治因为服侍太宗而合武则天认识,并发生畸恋,也和他早年的经历不无关系。」李若云说「原来还有这么一番故事,这么说唐高宗李治从小就有恋母情结了,他和武则天的结合也是茫茫中自有天命了!」杨老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