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3章 盘问钱谦益 (第4/7页)
什么‘一朝平步上青天’,不过借此到处行骗,诈取钱财。这七字原本不过是烂熟旧话,里巷小人都知道是棍徒骗术。这钱千秋不过是一贫极窘迫之书呆子,不通世情,才上此恶当。两浙三尺之童,听说此事,也知其受人诓骗,视为笑谈。” “金保元、徐时敏二人到处行骗,广撒渔网,总有一二愚生,坠入彀中。此二人先骗说只要立下欠银二千两的空券,便可将科考机密透露。待愚生上当立下字据后,科考出来,若是榜上无名,要责问这二人,金、徐非但不受责备,反而要挟说若不给些银子,便要把此事宣扬出去。寻求作弊,轻则永远革除科考资格,重责被官府治罪。所以上当者,权衡利弊,也往往忍气吞声,不敢张扬,甚至依旧给金、徐二人几十两乃至上百两银子。” “金保元、徐时敏利用考生这等心理,行骗多时,被骗之人不中,也不敢张扬,向来没有失手。只是恰好遇到钱千秋,这钱千秋学业文字本佳,只是多年不中后,心态窘急。这才上了金、徐二人之当。 “谁成想,钱千秋因为文章确实不错,真的中了举人。他的卷子是副主考审阅,先定为第二名。交到臣手里复查时,下降成第四名。钱千秋中举后得知是副主考先录取,便也知道上当。加之他家贫寒,考前给金、徐二人立下契约,付银二千两,自然也不可能履行。金、徐上门,百般恐吓之下,钱千秋不得已仓猝将女儿许配出去,得彩礼银二百两。” 朱由检听到这里,冷笑道:“这钱千秋纵然文章可以,人品也委实卑劣。不说他妄图舞弊,这为自己还债,将女儿配出去得银二百两,和卖女儿有何区别?” 钱谦益点头道:“陛下说的是,钱千秋又去当铺典当得银一百两,凑足了三百两银子,付给了金保元、徐时敏二人。这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