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7 (第2/4页)
很多而思想十分睿智的老者。 撇开沈宴是梁县令舅子这一关系不谈,光是粮种是沈宴送来的,就能让百姓感恩戴德了。何况他还是梁县令的舅子。梁珩现在在江宁的威望风评都极高,近来一个月, 这位新县令几乎每天都披星戴月的在乡下奔波,对待百姓就像是对待自己的亲人, 有生之年,谁都没碰上过这种真正的父母官。因为有梁珩在,百姓们都相信,沈宴绝不会坑百姓。何况这营生本就是梁珩他们想出来,想给百姓改善生活的。 沈宴这个要求, 无疑是绝对有前瞻性的。一两年之后,江宁的刺绣跻身进了名绣中, 四大名绣变成了五大名绣之时,数不清的商人到了江宁来, 想要分一杯羹, 才发现这里的百姓只认准了一家沈姓商行,其余的商行一概不卖,无论价钱出到了几何。无奈之下,这些商行也只好去找沈宴商量, 能不能将他手上的货出一些给他们。这是后话。 沈宴见江宁的百姓都同意了, 当天就组织人手准备起来。 城里已经没有空地了, 只好在城外圈了一片空地,因为这建成之后,是归官府所有,并不归沈家商行,所以这地沈宴并不出银子。 至于建房子的木头,城里也有木材商,但是木材商那点木头,是远远不够的。而几乎百姓家家户户都会储存干木头,沈宴便托梁珩给附近几个镇传话去,有杉木并且愿意卖的就拖到县城来。 这木头放着也是虫蛀了,没了再上山砍就是,何况这木头还是给江宁建绣坊的。 一时间,拖木头的牛车,源源不断地往江宁城运杉木来。 这绣坊的图纸也得请人画,这才是最费时间的,好在江宁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