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余生安,不差! (第1/6页)
《华夏好粤语》到今年已经举办了5季,“炸场”的设定也存在了5季,几乎成为了某种图腾式的东西,可向往而不可即。 每一年比赛,都有几个有备而来的高手,充满信心地想要挑战这项荣誉,创造历史,结果无一不是铩羽而归。 选手要用一首歌的时间先后打动550名口味迥异的评审和4位专业的导师,难度实在太大。 除了要选一首全程高燃的作品,还要有接近完美的临场发挥,要最大限度地带动和抓住现场观众们的情绪,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激发大家的普遍共鸣。 这考验的是各方面的能力。 节目组一度考虑更改“炸场”条件,但均被提出并制定这一规则的曹星灿导演一票否决。 有这样一项极具挑战和诱惑力的“荣誉”存在,等于是对节目的一个无形宣传,它会始终吸引着那些有实力、有人气且立志一鸣惊人的选手。 实际上,连某些大牌歌星都对此设定产生过兴趣,他们心里也会好奇,自己有无可能挑战成功。 此时,曹星灿导演手里握着台本,站在舞台侧方,面对着全场观众山呼海啸般的喝彩,以及大屏幕上绚烂而隆重的炸场效果,一时禁不住热泪盈眶。 她等这一天实在等得太久了。 从某个角度来说,她甚至比选手和观众还要期待有人能触发“炸场”机制,而且这种期待在年复一年的积累着。 她有时候跟同事们开玩笑说,等哪天有人完成“炸场”壮举,她就立即从《华夏好粤语》团队退休。 那种迫切的感觉,就好像一位电影导演在自己的片子里放了一个精妙绝伦的彩蛋,但始终没人发现一样。 4月初,她拿到今年《好粤语》参赛选手的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