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节 (第4/7页)
官的话,只怕等来的只能是朝廷的严厉训斥以及朝中文官们的猜忌——你一个边关大将私蓄文人为幕僚,意欲何为? 如果非要选的话,闻安臣也不会选择投到戚继光幕下,而是会为蓟镇总督效力。 因为蓟镇总督是文官,而戚继光是武将。身为一个读书人,为文官效力做幕僚,那是天经地义之事,人们也以为寻常,但一个读书人为武将做事奔走,只怕就有许多人要说闲话了,更是会排斥闻安臣。 闻安臣如果真在戚继光麾下效力的话,基本上以后的升迁之路也就绝了。 在大明朝,当官可以没能力,但不能没资格。 对于闻安臣这种文官读书人来言,这个资格,就是科举! 你能力再强,没中进土,只中了举人,那这辈子最多也就是一个五品官顶天了。在大明朝,以举人的身份能做到府同知这一级别的,都是凤毛麟角,而且多半都是国朝初期的事情,在国朝初期,读书人少,科举重开还没几年,进土就更少,所以举人做官甚至秀才做官的也有。但到了中期和中后期,每隔三年就是一批进土出来,这些人的官职都安排不过来,差遣都派不完,哪里还轮得着举人和秀才? 有的举人运气好,还能当个官儿,但是秀才想当官儿,那真就难比登天了。 闻安臣是读书人,还有秀才的功名,现在也算是文职的吏员,所以他只能走这条道路。 况且,他也想走这条路,在明朝文尊武卑的大背景下,走武将那条路,太难了些。 他沉吟良久,脸上露出一抹歉意:“大帅,在下……” 他没说出来,但戚继光已经知道他想说什么了。 “哈哈,无妨,无妨!” 戚继光心里有些遗憾,但他光风霁月,是很磊落的一个人,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