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7 (第4/4页)
他原来那口软糯的东南普通话,心中突然明白了。 表演,在他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 舒旷的表演是经过精心编排的;编导正是裴元蔡。唐申义也提了不少建议,不过大多被裴编导斥为“胡闹”“捣乱”“思路太广”。 以过海选为目标,应该力求稳妥,而不是要通过求新求变来博得眼球。定下这个基调,裴元蔡为他安排的表演,是讨喜、显示出一定基本功、扬长避短的。 所以他选择了喜剧式的哑剧。 幽默开心的东西,相对来说比较安全,无论是什么样的评委,都不会太过排斥。哑剧则重点强调肢体表达的能力,显示出基本功来。当然完全不说话也不行,最后会出现几句台词作为补充,这也是为了避免暴露舒旷口音的问题;虽然几个月来他一直在纠正口音,但是在长台词中还是很可能露馅。 避短之外,还要扬长;裴元蔡加入了功夫的元素。 这个短剧的内容,是一个初学功夫的愣小子,自己模仿师父的招式,在这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笑话:拿着筷子去夹苍蝇,结果被苍蝇糊了一脸;对这木桩子泄愤,不想桩子一滚,转回来打到自己脸上;练轻功被自己扔的香蕉皮摔得鼻青脸肿…… 沈程、朱凤琳以及现场的观众都看得开怀大笑的时候,沈携皱着眉头。 这个节目是在讨巧,他当然看得出来。 为达到笑果,这类喜剧的表演方式会非常夸张,而不是百分百还原现实;这就给表演者本人的演技评价留下了很大浮动空间;旁观者不知道这些动作是设计好的浮夸,还是演员本身只能做浮夸的表演。 依沈携对舒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