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_第297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7章 (第1/3页)

    在确定了舰炮布局后,舾装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这个时代的舰艇舾装和后世可不一样。后世那些战列舰,动辄就要半年的时间舾装——几百吨重量的炮座和15寸大炮不是那么容易安上去的。

    而有光号的舾装满打满算只用了5天时间。

    舾装很简单:首先是将一套煤气动力系统安装在船尾的轮机舱。由于有光号的排水量只有400吨,所以这里用不着将船壳先弄下水再安装轮机。

    船厂的做法是直接在船架上吊装设备。

    当煤气炉,发动机,螺旋桨,还有一座小锅炉都吊进艉舱以后,以乔正泰为首的工程师们用了两天时间,就将这一套体积不大的轮机系统全数运转了起来。

    试车完毕后,船舶下水。下一步就是往已经设计好的炮位上吊装拿破仑炮。

    有光号的甲板上一共设置了10个炮位。

    炮位全部集中在船只中线,被布置在甲板正中的船楼分隔开来,前后各5门。炮位是360度底盘转向设计,头顶有收放式雨棚。

    为了最大限度节省甲板空间,有光号的炮位上这次并没有安装占地面积很大的圆形滑轨,而是用炮井取代。

    炮井的位置就在炮位下方,是由钢铁加强筋和滑轨系统组成。当头顶的火炮发射以后,巨大的后坐力就会顺着钢索和滑轨系统传递下来,这时候滑轨间安放的阻铁就会象电梯一样被强行升起,以便消耗掉火炮的后坐力。

    炮井是极其先进的系统,它可以完全抵消舰炮的后坐力,使得炮组在急速射时无需再一次调整炮位:环形滑轨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而且炮井的存在,还减少了炮组人员的数量。通常来说,一个陆地拿破仑炮小组,标准的炮组人数应该是6—8人。

    人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