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5章 (第3/3页)
随着赤崁码头,赤崁区政府,穿越众别墅区,台江船厂,以及台江冷库区这一串重要部位陆续建成,窑区工业党们已经没办法再拖延台江两岸的电力配套,于是,长达5公里的主电缆和同样长度的副电缆,配电站,变压器等等,前不久才被一步进口到位。 整个的台江照明工程,包括电线杆,各种外壳支架在内的窑区自产配件占比,还不到20%。这也是工业党不停吐槽的原因:如果再坚持一段时间的话,窑区这边就能生产老式的沥青电线出来,根本用不了这么多的进口配额。 吐槽归吐槽,效果还是极美的。 现在的台江,由于东西两岸都通了电,所以每天夜晚,都是17世纪绝无仅有的璀璨世界。 从北边彻夜开工的船厂区开始,一路延伸到南边的仓储和冷库区,再跨过海面,来到大员岛……连绵不绝的各色灯光,包围了台江,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灯光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起伏,星碎的光影,和头顶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宛若一片倒立的海市蜃楼,令人迷醉不已。 西班牙人此刻扒着船舷,贪婪地看着这一切。异教徒城市的夜景,是如此符合他们对天堂的幻想,水手们激动的吼叫声不时从盖伦船上发出,下一刻,炮楼上的探照灯照射过来,水手们在一片刺目的白光中发出惊叫,好吧,这下都老实了。 当可怕的探照灯柱移走后,大饼脸们沉默地躲在船舷后面,依旧在眺望着发出巨大声响的赤崁大街。 赤崁政府门前的赤崁大道,现在是夏夜最热闹的地方。 由于灯泡和电线有限,所以台江两岸的灯河,其实仅限于临江这一圈重要建筑。以南北走向的赤崁大道为限,西边是灯泡,东边就变成自产的煤气灯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