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19节 (第6/8页)
将军,是时候动手了。” 张洵出身漕兵,明清漕运是个鱼龙混杂的江湖地,张洵本人也是个任侠义气的性子,之前冒襄找到他,先是说自己处境困难,来投奔他,由于冒襄父亲曾经对他有提拔之恩,张洵再三款待,还给冒襄安排了一个军中文书的职务。 但冒襄见关系稳定后,就露出了自己的最终目的,准确来说是软硬兼施。 一方面,功名利禄自然是要许诺的,只要事成,夺下城门,光复南京,这是何等泼天功劳?届时何必在这当个守门的小小参将?捞个爵位,子孙后代与国同休它不香吗? 另一方面,冒襄直接威胁,反正我是参与了起事的,如果我被抓,一定会供出你,按清廷镇压抗清力量的烈度和手段,你一不是辽东旧部,二不是九边军将,有脱身的可能吗? 面对如此赖皮的手段,张洵自然别无他法,只得相从,再加上这几日城外明军声势浩大,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南京易手在即,这也催使张洵的决心更加坚定。 绿营清军不同于光复军,由于大部分都是投降而来的明军和农民军旧部改编,往往都是靠山头分派,比如你一个原明军参将投了过来,那你带来的那点人就是你的根底,虽然后面会补充,但是各将手里的人马是参差不齐的。 同样是参将,有些手里有三四千,有些只有七八百。 张洵理好甲胄,提起身边长刃,对冒襄沉声道 “某已让军中亲信弟兄准备好了,估计有一百多号,你们那边多久过来?” 冒襄正要回答,只听城内不远处街巷有铳声夹杂着呼喊、脚步,顿时兴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