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堕5 (第8/12页)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篡改历史的恶果是什么呢? 上章提及:封建君主的素质下跌,与宫廷教育密切相关。 在“宫廷教育”与“民间现实”严重脱节的情况下,居于深宫的帝王,往往对社会的运作方式、政治的阴暗血腥一无所知,因此也便很难有所作为。 试想,与民间彻底割裂的皇帝,整天读一些政治正确的圣贤书,却躲在宫里做决策,反过来指导老百姓应该如何如何,这不是用臀部指挥首级吗? 因此,三国君主随着时间推移,素质也便一代不如一代。 曹cao是创业之主,百战艰难; 曹丕的成长环境也恰逢乱世。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因此魏武、魏文两代,对民间疾苦有些了解,还算有所作为。 到了曹叡朝… 曹叡可以算是深宫之中长大的“少爷羔子”。 即位前(226),其人甚至“未尝与朝臣有所交接”,对民间自然更是懵懂无知。 好吧,这其实也是孝子丕的锅。 曹叡本人大概都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能当皇帝。 (明)帝与朝士素不接。--《世语》 因此曹叡统治期间,骄奢yin逸、大兴宫室;吏治极端败坏、百姓饥寒冻馁、士卒妻离子散。 农夫废业,民有饥色。陛下不以是为忧,而营作宫室,无有已时。--《魏书杨阜传》 今上下劳役,疾病凶荒,耕稼者寡,饥馑荐臻,无以卒岁;宜加愍恤,以救其困。--《魏书高堂隆传》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好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