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堕5 (第9/12页)
曹叡“持法甚严”,又能够知人善任,多次抵御了吴蜀的进攻,总算没闹出大乱子。 到了齐王、高贵乡公与常道乡公时代,不仅彻底与民间脱节,对宫廷政治的运作方式也不再了解,彻底成了书呆子。 比如曹髦,勤学不倦,年纪轻轻便有了大儒风采,被钟会称作“文同陈思”。陈思王即曹植。 公(曹髦)神明爽俊,德音宣朗。罢朝,景王私曰:“上何如主也?”钟会对曰:“才同陈思,武类太祖。”--《魏氏春秋》 但是空会读书有用吗?没用。伟人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讲的就是书本的知识,必须与现实的实践相结合。 曹氏诸少帝除了会读书,一无所长。 最好的结果,就是成长为曹髦,欲奋力反抗,结果被司马氏的狗腿子一枪刺死,横毙街头。 总算不堕其人祖宗魏武之刚勇遗风。 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曰:“事急矣。当云何?”充曰:“畜养汝等,正谓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济即前刺帝,刃出于背。--《汉晋春秋》 至于曹芳、曹奂之流,在这种的宫廷教育下,远不如曹髦。只能“坐受废辱,贻笑千古”。 塔读@点&~为@:塔读小说APP 按记载,孙亮幼年极为聪慧,简直有如神明。 最终其人却因为谋诛权臣,而泄露被废。 注:孙亮断案如神,事见《吴历》与《江表传》,文多不载。 实际泄露孙亮计划的,正是他的岳父和老婆。 (孙亮曰)卿宣诏语卿父,勿令卿母知之。女人既不晓大事,且(孙)綝同堂姐,邂逅泄漏,误孤非小也。”(全)纪承诏,以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