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结论_港都夜雾(1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港都夜雾(15) (第3/5页)

而于6月1日,偕同南澳总兵官蓝廷珍,率水陆军由厦门出海,于澎湖会同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驃后,向台湾进发。

    清军于6月16日抵鹿耳门,6月17日逢涨潮而直入安平港。朱一贵集团原仅为各山头势力的联合,缺乏严密的组织,而且参与的部眾多有并非志愿参与。

    而先前内鬨,导致杜君英率原集团主力部队数万馀人北走。

    復又对清军大军压境毫无警觉,而分二万馀眾南下,一心吞併下淡水溪,结果大败于六堆。再加上清军抵鹿耳门后,安平一地有郭步青率千馀人、顏平率八百馀人反朱一贵导致朱一贵作战连连失利。朱一贵一战先败于安平,再战败于府城。

    6月23日清军攻下府城,朱一贵亦向北退走,先退大穆降(今台南市新化区),再走湾里溪、下茄苳(台南市后壁区),最后于闰6月5日仅馀千馀人进入沟尾庄(今嘉义县太保市)。漳州人王仁和密谋杨旭、杨雄,联合六庄乡丁设计擒朱一贵等解赴清军。大明永和至此结束。清军自抵鹿耳门至击溃朱一贵,约仅半个月;而朱一贵自称帝至沟尾庄被擒,为时亦尚不到二个月,因此民间遂有歌谣传唱:「头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五月称永和,六月还康熙」。

    清军亦藉此事展开扫荡,彻底拔除南明残馀军队,直到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才恢復寧静。

    事件后续

    朱一贵和于九月投降清军的杜君英俱于十月解送北京。朱一贵被捕时面对平乱之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