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4章 案牍劳形 (第4/5页)
。那就说说预算的事儿吧。”顾骜顺水推舟。 “预算嘛,机场这部分还不好说,这个要看设计,总归应该是在几个亿人民币,钱不够的话,大不了先把地多圈一点儿,基础做好,未来跑道、航站楼数量再慢慢加。 咱先说说配套的高速吧,这个行情很透明,隔壁沪江就有现成经验—— 沪江市前年开始修了沪嘉路,现在又规划了沪悯路,也都是单条二三十公里的收费高速,我去取经问过,平均一公里实际最终决算是1120万人民币。 不过人家这是程立交的,也就是高架。咱这边大部分路段走地面,单位里程起码节约三分之二,我估摸着按照最好的质量造,一公里三四百万绝对拿下了。不过咱要新造过江的大桥,这个一公里就得好几千万,比高架路还贵好几倍。加上过江后进城这段也要高架,综合算下来跟隔壁沪江修沪嘉路、沪悯路差不多。 目前设计的路线,就是从城东出发,直接过江,直奔机场。这样外国游客如果下飞机来市区,第一站就先在天鲲的城东产业园区下高速。如果想去兰亭影城的,就直接走机场南段支线,江南的发展至少比现在快十倍。” 仇清报的数据,肯定是没问题的,因为他引用的工程,那都是多少双眼睛盯着的了。 国内第一条收费高速公路,就是85年初在隔壁沪江开建的沪嘉路,20多公里,造价2亿多。 后世人印象里高速修建都是一公里一亿级别的造价水平,那都是后来物价和征地的因素导致的,在80年代末,你弄程高架基本上也就每公里单价一千万打住了,走地面三百多万顶天了。 顾骜又指着地图,多追问了几句规划方面的细节,然后思索了一下前世的印象,发现跟原本历史上钱塘的萧县机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