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小田园_分卷阅读14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6 (第2/4页)

什么人啊?

    对音乐、舞蹈类的,一看就会。

    回到家,稍一练习,就掌握了基本步伐和节奏。她想,要不给小龙港买一个小腰鼓,在家里打打?

    可去代销点里一问,没有腰鼓,只有大鼓和铜锣。

    杨淑芬看到没有卖的,也只能作罢。

    心说,学校里连鼓都没有准备,就开始打腰鼓了?

    这都是谁想出来的点子啊?

    *

    这一回,学校里组织腰鼓队的确纯属偶然。

    春节期间,张辅导员和几位老师一起去十九连观看文艺演出。

    其中,有一个节目就是

    舞台上,两对中年男女腰间扎着彩绸,扬着鼓锤,打着腰鼓“咚咚咚”地出场了。一会儿男女对阵,一起前进、后退、踢腿、转身,在舞台上变换着各种花样。

    一时间,鼓声咚咚,彩绸飞扬,看着真是气势非凡。

    这种场面振奋人心,台下的观众陶醉不已。当时,张辅导员就萌生了打腰鼓的想法。于是,演出刚一结束,就找到了那两对中年男女。

    原来,他们都是十九连的职工,老家是陕北的。

    那里家家户户,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打腰鼓,赶在逢年过节还会在空地上搞一些表演,比拼一下技艺。

    在“破四旧”之前,那里的腰鼓就参与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拍摄。电影一上映,在全国就引起了轰动。

    一时间,陕北腰鼓威震八方,响彻大江南北。

    可后来因为搞运动,把民间艺术都给打成了“四旧”,陕北腰鼓也就没了动静。而现在运动结束了,这腰鼓自然也就恢复了生机。

    张辅导员回到学校,就去找了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